打破外資“壟斷”,造車新勢力爭奪豪華車市場蛋糕
來源:第一財經 發(fā)布時間:2022-10-01 11:18:19
打破外資“壟斷”,造車新勢力爭奪豪華車市場蛋糕
作者:武子曄
長期被外資車企統(tǒng)治的豪華車市場出現裂縫,打破堅冰的主要是中國造車新勢力公司。
證監(jiān)會最新上險數據顯示,豪華車8月上險總量達35.6萬輛,同比增長14.6%,環(huán)比增長9.2%。從今年3月份以來,受疫情和供應鏈影響,豪華車市場出現連月下滑的情況,下半年才開始逐步恢復。8月豪華車市場中,多數品牌的銷量迎來增長,豪華車市場份額也創(chuàng)造了新高,在整個乘用車市場(乘用車上險量190.4萬輛)中的占比達18.7%。
在8月份上險量排名前十的車企中,只有紅旗和雷克薩斯的銷量出現了下滑。在傳統(tǒng)豪華品牌市場中,一線豪華品牌發(fā)展較穩(wěn),仍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8月奔馳、寶馬和奧迪的銷量分別為7.1萬輛、6.6萬輛和6.5萬輛,三者之間的銷量差距縮小。傳統(tǒng)二線豪華品牌凱迪拉克(2.0萬輛)、雷克薩斯(1.9萬輛)和林肯(8283輛)位居前十,其中僅林肯迎來較大幅度的增長,凱迪拉克同比增長僅1%,雷克薩斯同比下降了6.8%。過去多年來,二線豪華品牌試圖向上突破,從ABB中搶奪市場,但至今無法撬動。
不過,特斯拉以及部分國內造車新勢力的銷量已經沖進了前十榜單,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豪華車市場的競爭格局。從8月數據來看,特斯拉超越二線豪華品牌,僅次于ABB,其8月銷量達3.6萬輛。蔚來汽車也以1.1萬輛的成績排在第九。此外,理想汽車、比亞迪、高合汽車等中國車企也在30萬元以上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懂車帝聯(lián)合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lián)盟發(fā)布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洞察報告(2022版)》顯示,新能源汽車品牌與傳統(tǒng)能源汽車豪華品牌產生了競爭交集。尤其是中國造車新勢力,先進的技術理念、豐富的配置應用和貼心的客戶服務,獲得了市場認可。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造車新勢力幫助中國車企實現了品牌定位的突破,并且與寶馬、奧迪、奔馳等傳統(tǒng)豪華品牌標桿產生了較強的競爭關系。此外,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讓用戶對“豪華”的定義有了新的判斷標準,科技成為新能源汽車有機會躋身高端汽車市場的重要因素。未來隨著造車新勢力品牌的持續(xù)崛起、豪華品牌電動化戰(zhàn)略的實施,二者之間的競爭關系會越來越緊密。
近兩年來,造車新勢力不斷向豪華車市場發(fā)起挑戰(zhàn),蔚來汽車推出的首款車型ES8的起售價格就逼近50萬元。自成立之初,蔚來對標的就是傳統(tǒng)燃油車豪華品牌的頭部陣營。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曾表示希望能在奔馳、寶馬和奧迪所在的豪華車細分市場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對標ABB行政轎車的蔚來純電轎車ET7、中大型五座SUV ES7已經開始交付,中型智能電動轎跑ET5也將于本月底交付。理想汽車推出的旗下第二款車型L9售價進入到了40萬元以上的豪車市場,小鵬汽車的旗艦車型小鵬G9也已經上市,該車起售價在30萬元以上。
在8月高端SUV銷量前十排行榜中(30萬元以上車型)特斯拉Model Y位居榜首,超過了傳統(tǒng)豪華品牌中奔馳GLC、奧迪Q5和寶馬X3等產品。此外,理想ONE雖然8月銷量大幅下降,但也位居第十名。在8月高端轎車排名中中,蔚來ET7沖進了前十榜單。
從當前30萬元以上的市場來看,傳統(tǒng)豪華燃油車整體仍占據優(yōu)勢,但造車新勢力已開始搶奪這一細分市場的蛋糕。上述報告顯示,從用戶在不同能源類型汽車之間的對比行為分布看,隨著新能源汽車產品力的提升和車型的不斷豐富,用戶越來越多地在新能源汽車與燃油汽車之間進行對比。此外,新能源汽車正在潛移默化地淡化“汽車”的概念,“智能空間”“智能座艙”成為新的表述方式。數據顯示,“智能座艙”這一關鍵詞在懂車帝上的搜索量呈現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潛在用戶對智能化、空間、內飾的關注高于傳統(tǒng)能源汽車。
在豪華車市場,隨著造車新勢力高端車型的推出,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廣。除了頭部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和理想外,極氪、問界、智己等品牌也紛紛推出價格更高的車型。小米、百度等企業(yè)也即將入場。但在電動車領域,傳統(tǒng)豪華品牌雖然推出了30萬元以上的電動車,但整體表現仍欠佳。公開數據顯示,無論是奔馳EQA、寶馬i3還是福特電馬,其月銷量均在1000輛上下徘徊。隨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傳統(tǒng)豪華品牌需要加快在電動車領域追趕的步伐。
東吳證券發(fā)布的一份研報顯示,消費升級大趨勢下,國內30萬元以上豪華車市場規(guī)模不斷擴大;需求端用戶購車標準訴求變化,增換購驅動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供給端自主品牌新車推出密集,受益行業(yè)變革自主份額有望持續(xù)增加。
責任編輯:封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