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胸鹀“隱身”麥田。
5月20日
記者在白浪河下游寒亭區(qū)段拍攝
小滿時節(jié)
只見麥田里一片喜人的蒼翠
青青麥穗正在灌漿
預示著又一個豐收年
兩只雌鳥出現(xiàn)在了鏡頭里。
這時
幾只小鳥在麥田里輕盈地飛舞
然后飛到地邊的蘆葦上
飛到了攝影師的鏡頭里
黃胸鹀雌雄同框(上雄下雌)
居然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黃胸鹀(wú)
它們陸續(xù)出現(xiàn)
數(shù)量有30多只
這種罕見的鳥類繁殖期出現(xiàn)在這里
證明附近生態(tài)環(huán)境利于它們生存
黃胸鹀體小量輕,蘆葦毫無壓力。
非繁殖期的黃胸鹀相貌平平
怎么能躋身“國一”呢?
早些年
黃胸鹀還是數(shù)量豐富的無危物種
然而
一些人認為
黃胸鹀有滋補功能
便對其大肆捕捉食用
一度使這一物種幾近滅絕
繁殖期的黃胸鹀羽色變得鮮艷美麗
黃胸鹀的保護等級經(jīng)歷了“三級跳”
2017年10月1日
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
將黃胸鹀列為極危物種
2021年
黃胸鹀被列入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保護級別為一級
融媒百科
黃胸鹀
黃胸鹀是雀形目鹀科鹀屬的鳥類,又名黃膽、禾花雀、黃肚囊、黃豆瓣、麥黃雀、老鐵背、金鹀、白肩鹀。它們分布于北歐至西伯利亞,日本北部和中國,冬季在印度等地。
黃胸鹀喜歡在平原的灌叢、葦叢、農(nóng)田等低矮植物構成的生境中活動,它們常常結成較大的群,穿梭于農(nóng)田葦叢之間。
黃胸鹀在每年的5-7月間繁殖,營巢于草原或接近草原的林緣地帶,巢筑于草叢間,巢呈碗狀,以馬尾、草根、纖維等柔軟材料纏繞而成,每巢產(chǎn)卵4-5枚,孵化期12-13天。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鞏建國/文圖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