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昌邑市北部的龍池鎮(zhèn),有一個1000余戶、3000多人的大村莊——馬渠村。該村曾是昌邑縣委、縣政府和獨立營的駐地,也是全面抗戰(zhàn)期間“渤海走廊”的重要樞紐。在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年代,馬渠群眾紅心向黨、英勇無畏、浴血奮戰(zhàn),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壯麗凱歌。近年來,馬渠村紅色旅游人氣高漲,年接待人數(shù)已突破2萬人次,紅色旅游以其獨特的形式和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為地方經(jīng)濟注入新動能,書寫著紅色基因傳承的精彩篇章。初冬時節(jié),記者來到昌邑市龍池鎮(zhèn)馬渠村,探尋馬渠紅色旅游持續(xù)“圈粉”、煥發(fā)新氣象的秘訣。
中共昌邑縣委組織部舊址
走進馬渠村,映入眼簾的除了白墻灰瓦的居民住房、曲折但整潔的鄉(xiāng)村道路,還有紅旗雕塑、英雄橋、“馬渠印象”紅色長廊等一個個紅色景觀。這種“紅”,是新時代的薪火傳承。跟隨講解員的步伐,記者來到了馬渠村村史館,一張張歷史照片、一段段文字介紹、一件件歷史物件,銘記了馬渠革命先輩英勇不屈的崢嶸歲月。
馬渠村村史館
紅色資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貴資源。為了保護好紅色資源,留住紅色記憶,從2020年開始,龍池鎮(zhèn)帶領(lǐng)馬渠村開展了馬渠村村史與革命斗爭史搶救工作,發(fā)動村民和老戰(zhàn)士、老干部、老黨員的后代回憶先輩故事,將記憶落于筆尖、存于紙頭,鮮活地展現(xiàn)出來。同時,按照“修舊如舊”原則對重點革命舊址進行修繕建設(shè),目前已修繕昌邑縣委舊址、縣委宣傳部舊址、魏惜珍故居、魏堅毅故居等房屋17間,打造賃鋪胡同,完成紅色文創(chuàng)展示中心、馬渠村村史館等展館的布展,將這些紅色資源打造成錘煉初心最生動、最鮮活的教材,吸引著游客的駐足。
“要不是戰(zhàn)士們在這里拋家舍業(yè)打鬼子,咱哪里來的好日子啊!”一場特別的情景劇正在馬渠村“紅色大舞臺”上演。馬渠村6名村民身著樸素且富有年代感的服裝走上舞臺,飾演八路軍戰(zhàn)士、村民等角色,聲情并茂地講述著“一把野菜”的故事。
“馬渠印象”紅色長廊
由馬渠村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一把野菜》《以命換命》《兄妹參軍》《紅色基因代代傳》4部紅色情景劇,以戰(zhàn)爭年代真實發(fā)生的事件為原型,通過一個個短小精悍的紅色故事,再現(xiàn)了抗戰(zhàn)時期馬渠村村民與八路軍戰(zhàn)士“軍民同心”的感人事件。
“這些情景劇的參演群眾,有的是村里開超市的,有的是開飯店的,有的是從事養(yǎng)殖業(yè)的,他們都懷著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紛紛要求加入我們的紅色文藝宣傳隊。”馬渠村村主任魏相進介紹,村子里還成立了秧歌隊、京劇同樂會等,全村從事紅色演出的群眾達到70余人。
紅色研學
“在這里,我們看了紅色情景劇,扔了‘手榴彈’,重走了‘長征路’,聆聽了紅色故事,體會到革命先輩的不容易。”昌邑市奎聚小學學生張美妍參加完研學,感觸頗深。
“我們在‘紅色馬渠’的建設(shè)過程中,開發(fā)了6條研學、教學路線,為青少年學生、黨員干部、社會群眾來研學、教學提供方便。”龍池鎮(zhèn)黨委政法委員、人武部部長褚方文表示,他們希望通過紅色研學、紅色教學等,讓馬渠村的革命歷史、革命資料活起來、動起來,讓群眾在沉浸式研學和教學過程當中,潛移默化地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瑩/文圖
責任編輯:邢敏